“一村一品”工程的实施,是充分利用当地优势资源,通过实施区域化、专业化、产业化、标准化、特色化、品牌化建设,使一个村(县、乡)拥有一个或多个发展水平高、特色明显的主导产品和特色品牌,进一步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和综合竞争力的系统工程。这是新时期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措施。
“一村一品”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以一个(或几个)市场潜力大、区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主导产品和产业为主体,根据当前国内外市场需求,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市场化建设的一个(或几个)村庄。
为了帮助农村脱贫,国家于2017年发布了第一批“一村一品”示范乡镇,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补贴:1。对村两级委员会的直接补助,由村集体分配使用;
2、对合作社、企业、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者的补贴;
3、普通农民(少)。
2017年,农业部办公厅下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申报第七批“一村一品”示范乡镇。农业部确定,2017年全国将有300个示范乡镇申请名额,每个申请名额15万元。
然而,这些都无关紧要。地方基层政府应加大对“一村一品”的支持力度,加大资金投入。中央政府今年已经拨出800多亿元扶贫资金。许多地方政府将扶贫与工业扶贫“一村一品”结合起来。通过支持“一村一品”的发展,当地农民摆脱了贫困,变得富裕起来。
一、2020年何时是“一村一品”的申报时间?
根据国家农业部2019年发布的相关通知,每村一种产品的申报时间为每年5月左右。2020年的具体申报时间需等待相关通知,以国家发布的通知为准。
申报的条件是什么?
1.优秀主导产业
(1)专业村主导产业收入占全村农业经济总收入的60%以上。从事主导产业的农民占农民总数的50%以上。贫困地区可以分别放宽到40%和30%。
(2)专业镇主导产业收入占全镇农业经济总收入的30%以上,从事主导产业的农民占农民总数的30%以上,贫困地区可放宽到20%以上。
2.为实现绿色发展,农产品生产的环境要符合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的要求。获得农业地理标志注册和保护、中国地理标志认证标志或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的专业乡镇优先考虑。
3.农业合作化效果好的专业乡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乡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出10%以上,贫困地区可放宽到5%以上。
4.组织化程度高的专业乡镇成立了农民合作社。进入合作社的农民人数分别占专业乡镇就业农民人数的40%和30%以上。贫困地区可分别放宽到30%和20%以上,并能有效地与专业批发市场连接或与龙头企业建立行业协会。
三。补贴资金及其主要用途
以广东省农业厅发布的《2018年中央农业生产发展基金(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产业支撑和品牌推广项目申请指南》为例。主要有以下五点:
(1)特色优势产业(丝秧稻、荔枝、茶叶)配套项目
各产业联盟支持项目补贴资金约150万元,主要用于丝秧稻、荔枝、茶叶产业联盟开展相关产业技术标准、程序、技术服务,组织优势品种和产品展示推广,申报区域公共品牌,协调管理产业发展等。
(二)“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发展典型宣传项目
300万元左右的补贴主要用于挖掘“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发展的典型代表,弘扬农业工匠精神,评选勤劳、创业、致富的典型人物或案例,开展特色产品推广等活动。,将一批渠道资源连接到“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管理机构,使“一村一品”可以进入机场集团、社区和超市。在报纸、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媒体上设立专栏,对“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产品和品牌进行典型宣传,扩大特色产品和品牌的范围和影响力。
(三)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项目
补贴资金约188万元,主要用于调查全省优势特色农产品的现状、空间分布和主要问题,为全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形成调研报告,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模式下制定《广东省优势特色农产品发展规划》,为符合条件的县、镇、村在特定资源禀赋区建立特色农产品和特色产品优势区提供规划、指导等服务。
(四)产销对接品牌推广项目
补贴资金约500万元,主要用于开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包括网络营销)、“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农产品品牌推广、营销平台建设与运营、农产品大数据建设与维护等。,以订单促质量,把订单农业推向重点乡镇,促进生产和市场的有机结合。
(五)菠萝优质种苗繁育项目。
每个菠萝优质种苗繁育项目补贴约1000万元,主要用于菠萝优质种苗工厂化培育设施设备建设、传统菠萝品种提纯复壮研究、优质新品种引进和优质种苗标准化培育示范。
资料来源:资金报告网络